【戈程资讯】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强化外观设计保护,激发“微创新”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微创新”正在成为撬动行业变革的新支点,但创新者却面临专利保护难的困境。中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新增的局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有望成为上述难题的“终结者”。

草案第二条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此次修改的重点在于增加了“整体或者局部的……”条款,这意味着局部外观设计的创新有望被纳入专利法保护范围。

相对于具有颠覆性的产品整体设计,局部外观设计正逐渐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方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GUI必须与特定产品捆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导致很多局部创新被排除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客体之外。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相比现行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延长了5年。此举被认为是中国为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日内瓦文本)》(下称海牙协定)做准备。目前,海牙协定建立了一套外观设计国际注册体系,其规定,国际注册已经续展的情形下,被指定的缔约方的保护期至少为自国际注册日算起15年。

 “延长保护期限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举措之一。”一些具有一定特点的外观设计通常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比如汽车、家用电器或日用品上的部分具有显著设计特点的零部件,一般具有较长的产品寿命,只有给予权利人合理的保护期限,才能较好地平衡创新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目前,我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正在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增设局部外观设计保护制度、延长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此次修法的相关条款将使中国外观设计保护制度日趋完善,并有助于拓宽外观设计保护范围、加大设计创新保护力度,让创新者怀创新之心,无侵权之忧。

摘自: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0年7月29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