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程资讯】2.5亿元!“超长效局麻药”专利成功转化

目前,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主要采用镇痛药和局部麻醉药(下称局麻药)两种类型麻醉。前者降低了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舒适度,但在麻醉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多、种类多,费用较高,且操作过程复杂,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风险较高;相比而言,后者简便易行,患者可以保持清醒,对生理干扰小且价格相对便宜,缺点在于作用时间较短,应用受到限制。

华西医院刘进教授团队研发的“超长效局麻药”正是针对局麻药的短板进行创新改进。“超长效局麻药”会通过局部麻醉方式发挥作用,麻醉时长可达50小时以上,是现有麻药品种作用时间的2倍至5倍。一般而言,新药创制周期需要近10年,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中,医院和企业需要全程参与,分阶段评估与投资。由于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药物研发失败,因此研发过程极为小心谨慎。以“超长效局麻药”为例,该成果预计2年至3年后才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从现在算起大约6年至7年后可以进入临床应用。

刘进教授介绍,“超长效局麻药”是以局部浸润麻醉和超声引导下的精准神经阻滞为主的麻醉和术后多模式镇痛,以减少和避免全身反复使用麻醉药物和镇痛药及其全身副作用。他同时表示,未来,在新药推出后,华西医院将与企业继续开展新药上市后的临床科研合作,通过进一步跟踪一线临床研究,扩大适应症。

凭借优良性能,“超长效局麻药”吸引了国内大量企业关注,并被争相寻求合作。最终,华西医院与宜昌人福达成合作协议,其中仅专利许可费就达5000万元,项目合作开发合同达到2亿元,总额2.5亿元,成为华西医院单次签约最高的一笔专利转移转化费。

摘自人民网

2020年9月10日


返回